主题: 别用“奖励”毁了你的孩子,比你想象的还严重,90%父母都会犯的错

  • 运锦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8947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19/3/29 11:54:10
  • 来自:湖北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显示全部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武穴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奖励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。

用的好,可以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,用不好,就可能掉进自己挖的坑里了……


前几天有个朋友在群里问:“孩子早上不肯洗漱,催半天都没动静,怎么办?”


一个宝妈回答,“我儿子以前也这样,后来我跟他说,如果按时完成洗漱,就可以得到一个五角星。


集满五个五角星,就实现一个愿望,自从实施这个奖励制度,效果很明显,你可以尝试看看。”


这时,另外一个宝妈也跳出来说话,“现在好像大家都在用奖励方式让孩子做事,我儿子跟我说,他们班里一个同学,上学期得到一个苹果手机。


因为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达到父母的要求,父母奖励的。可是,这孩子才四年级啊,现在就苹果手机,以后怕是要奖励飞机了。”



随后群里的话题就从怎么让孩子好好洗漱,变成了到底该不该奖励孩子,你一言我一语,一下子热闹起来。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好心的奖励,怎么就让孩子的行为跑偏了?到底什么样的奖励才是正确的?今天,我们就来捋一捋,宝爸妈们完全可以照着做起来~



1

过度奖励,2大危害要知道!




孩子的“胃口”会越撑越大


我们经常会用奖励的手段来刺激孩子,为什么?因为效果立竿见影,操作简单粗暴!


可这样会让孩子越来越“适应”奖励:有奖励的时候,会铆足了劲,像打了鸡血一样;没奖励的时候,提不起劲来,像泄了气的皮球……


甚至原来自己可以做的事,如刷牙、吃饭,也得有个“甜头”才愿意配合……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削弱孩子获得快乐的能力


当我们完成大脑的预设目标时,大脑会加速分泌“快乐素”,我们就会获得喜悦和满足感。


外部奖励会使大脑的预设目标发生变化:从完成刷牙、乖乖洗手、独立吃饭等事情,转移获得“棒棒糖”“可爱多”等各种奖励。


这样一来,如果下次没拿到点好处,孩子可能就不会很好地体会到快乐和成就感……

看到这里,相信有些宝爸妈就会火大:孩子有了好行为,我们还不能奖励了?

当然不是!就像大人,适当的奖励会让我们工作更有干劲!对于孩子,要警惕“德西效应”!



2

过于物质奖励会束缚孩子


心理学家雷珀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:


他挑选一些喜欢画画的孩子,并分成两组。


他跟A组的孩子说:“你们画得好就给奖赏”,然后跟B组的孩子说:“我好想看看你们的画”。


3个星期后,A组的孩子们大多不情愿主动去画画,兴趣也明显地降低了。而B组的孩子却一如既往地积极绘画。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异,雷珀认为,物质奖励可以强化某种行为,直接驱使孩子去做某件事情,但同时会让人总是不由自主地去思考任务。


这让最初的“自主感”变成了一种“受控制”的束缚。


这种束缚感,会让大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奖励这件事上,无暇顾及所要完成的认知任务。


所以,如果频繁的用物质去奖励孩子,容易让孩子对奖励产生依赖,那么孩子就容易丧失对做这件事情的内在兴趣,只有处于希望得到奖品这种外在动机时,才会去做这件事情。



3

正确使用奖励,翻倍效果!


看到这里,很多父母估计会问了,那么以后是不是不可以奖励孩子?


当然不是。我不反对父母奖励孩子,就像大人在工作中,偶尔的奖励能让自己更努力,只不过父母一定要注意时间和场合以及方式方法。


少用金钱奖励


物质奖励会让孩子被价值条件化。父母奖励孩子,要从真正满足孩子内心需求出发,激发内在动力。


我们可以用积分法来代替用金钱奖励,比直接用金钱奖励的效果要来得快。


积分法


积分法:这是家长设立的一种奖励机制,孩子因良好行为而得分。


比如打扫房间(每天4分),收拾桌子(每餐2分),按时回家(每天3分)等。


积满一定分数可以获得物质奖励或活动奖励。比如,积满20分可以得到一个新玩具,40分可以去游乐场。




多用精神奖励


孩子做了正确事情,给孩子奖励是应该的。但奖励不是目的,而是辅助性的评价。


对孩子而言,奖励不需要是多贵多好的东西,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态度。


在《妈妈是超人》第二季中,胡可的教养方式,就赢得了很多妈妈的赞同。


第一期,安吉跟小鱼儿两人抢玩具,明明是弟弟小鱼儿先拿到,然后被哥哥安吉夺走的。


在面对妈妈质问时,安吉撒谎说是自己先拿到的。胡可很认真的问了第二遍,并强调“诚实的孩子,会得到一朵小红花”。


懂事的安吉立马get到了妈妈的意思,果断承认玩具是抢过来的。机智如胡可,她立马在安吉脸上亲了一口印出一朵小红花,用吻夸安吉做的很棒。


除了物质,父母的吻、拥抱,是给孩子最有营养的奖励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属于孩子的责任,不奖励 


属于孩子的“责任”,就不要用“惩奖制”。那什么是属于孩子的责任?


比如,“你好好吃饭,就可以玩手机”,“你这次考好了,暑假就带你去玩。”


学习、吃饭、收拾自己的玩具、做一些家务,这些其实都是孩子自己的责任。


与其用惩奖去“培养”孩子的习惯,不如给他们说清楚,为什么他们需要做这些,以及做与不做的后果。


你不好好吃饭,那就会挨饿。我们吃完这顿饭到下一顿饭之间,如果你饿了没有东西吃。


这才是描述清楚“后果”的话,如果不将“玩手机”作为奖励方式,孩子有没有好好吃饭和能不能玩手机,就没有必然联系。


你这次没考好,暑假可能就要补课,补课就没有时间玩了。


这样的描述,也才是一个原因和后果,而不是将“带你去玩”作为一种奖励方式。

 

希望孩子承担自己的责任,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奖励他们,而是让他们能够找到自己的动机,乐趣,甚至成就感。


最后提醒一下各位家长:不要把物质奖励变成贿赂。当你因孩子不愿服从要求而不断增加奖励数额时,就成了贿赂。


在一段时间内,家长应该坚持一贯的原则和奖励制度。


另外家长给孩子的物质奖励不宜过多,也不宜价值过高。


把物质奖励当作社会奖励的辅助措施,注重精神鼓励,才不致将孩孩子培养得“惟利是图”。


家长还需记得这样做的宗旨是帮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,而不是给自己省心省事。

(图片均来源于网络)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来源于  酱妈育儿日记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武穴网整编于网络   侵权联系删除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该问题处于未解决状态,马上帮楼主解答!我要回答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
"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