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: 苏琳:苏东坡在广济余川青蒿铺的故事

  • 花香洇染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553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19/5/24 15:59:28
  • 来自:湖北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武穴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苏东坡在广济余川青蒿铺的故事


作者  苏  琳


法饼是广济县的传统美食糕点,过去叫发饼。老百姓遇上婚庆、考学、求财求神祭祀都不忘用发饼作喜庆托福之饼,讲究的是发饼发饼,越吃越发的好寓意。那发饼后来又怎么称为法饼呢,那还得从大学士苏东坡游历广济余川青蒿铺的一夜说起。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苏轼平生讲究饮馔,甚至不辞以老饕自居,谪贬黄州第一天,他一路俯瞰涛涛江水,仰视沿途群山葱翠竹林,便算计出将来的口食:“长江绕郭知鱼美,好竹连山觉笋香”,后来,他果然常常运用这两种最方便的食材来做菜,还亲自下厨,煮出鱼羹待客,躬耕位于东坡之上的那块农田之余,他将黄州人不待见的猪肉做成了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,搞得黄州人人争食“东坡肉”。不知是不是因为肉食吃多了,苏东坡的健康状况出了点问题,元丰六年二月,苏东坡的背上长出了一颗大疮疖,红肿难消,到了五六月间,风火之毒上升,侵及右眼,炎赤肿痛,不用说看书写字,连睁眼见人都十分吃力,在好友陈慥的相邀下,苏轼前往位于广济县横岗山的一间僻静僧舍休养。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横岗山连接梅川余川两地,山山相连,岭岭相依,卧病期间,苏轼每日只是与陈慥等两三好友,或清谈,或品茶,或论诗,或围棋,倒也清静。这一日傍晚,东坡独坐僧房,推门只见远处烟云磅礴,林樾蓊葱,横岗山笼罩在一片夕阳金辉之中,他不由得游兴大发,信步赏玩风景起来。当时,正是雨后不久,满山的羊肠小道本来就陡峭难行,加之雨后初睛,道路泥泞,行走起来就更加艰难。崎岖的山路时而盘旋回折,时而直通江岸溪边。苏轼管不了这许多,无论道路通向哪里,凡是未走过的路便走,未到过的地方就去,未看过的景点就决不放过。他一路高一脚、低一脚,爬山越涧,攀藤过沟,艰难前行。只见藏秘洞前清流泻地,飞珠喷沫;真武观畔峰回水转,曲径通幽;读书台上翠竹成林,苇草似海;舍身崖下怪石森森,千姿百态;江中百舸争流,绿水似玉;山前墨岩万仞,藤蔓垂地,殿宇参差,错落有致,金佛伟岸,碑碣林立。苏轼感叹:这横岗山中,既传承佛法,也广结鸿儒、还供奉真武,儒释道共驻一山,天下独此一家。苏轼越游兴致越高,越走越觉得有劲,便不畏疲劳又即兴登山,七转八转,就来到了青蒿驿的蜈蚣山上了。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山上古木参天,盘根错节;浓荫遮天蔽地,抬头不见日色,低头不见路径,十分凉爽静谧。山巅鹤鸣声声,松涛阵阵,有古刹重重,花廊凉亭,点缀其间。苏轼登临胜景之地,早已将心中积郁一扫而空。正好前面竹林深处有一座禅院,苏轼赶紧走了进去,只见禅院里空无一人,香案鼎上紫云袅袅,白玉瓶中净水柳枝。实木几上经书数卷,榻前一盘残局棋子对伺。苏轼不禁脱口吟道:“绿水一江环净域,青山万点拥禅关。真乃神仙宝地也!”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 “好!好一个'青山万点拥禅关!“话音未落,只见身后转出一位老僧,苏轼侧身转头作辑,那和尚双手合十,微微躬身施礼,道:“老衲慧空,乃四祖寺主持,不意打扰了施主,实在惭愧、惭愧!”苏轼亦回礼致意,说明自己游山累渴,欲向大师讨杯水喝。那和尚道:听施主刚才之言,必是读书之人,若是能对上几句对联,便有好茶招待。苏轼会意,颔首不语。和尚于是出上联道:山石岩下古木枯,此木是柴。和尚暗想:我这上联不但打岩、枯、柴三字,而且禅房窗口正对着山顶上的一棵枯树,下联要对得恰当谈何容易?只见苏轼随口而出:白水泉边女子好,少女真妙。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和尚一听这下联对的无懈可击,心中暗喜。又指着对面殿中倒坐观音像:“问大士缘何倒坐?”苏轼微微一笑对道:“恨世人不肯回头!”和尚又道:“音亦可观,自信聪明无二用。”苏轼朗声答道:“佛何称士,方知儒释有同源。”

和尚不禁拍手赞许,见苏轼一介书生打扮,不但出口妙句似联珠,而且气宇轩昂,心知遇到了高人。忙命人奉上香茶,请座,两人你来我往,酬答唱和,谈禅论道,竟越聊越投机,谈得兴起,和尚取出纸笔,请苏轼留下墨宝。苏轼也不客气,提笔画出墨竹数枝,题道:“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。谁怕!一蓑烟雨任平生。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”大师赞叹不绝:“好!字如吞珠喷玉,大气磅礴;画如空灵胜景,意境深远;词如行云流水,洒脱非凡!真个是诗、书、画三绝也。”

天色已晚,苏轼起身告辞。和尚再三挽留,苏轼答应不日再来拜访。和尚才作罢,慨然说道:寺中未备斋饭,施主且将此拿去充饥。说罢,他从案上玉碟中取出三枚发饼递与苏轼。

苏轼行至归途,早已是饥肠辘辘。他打开包袱,三两下就消灭掉一块发饼,刚一吃完,就觉得头脑昏沉,不知不觉倒下就睡着了。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苏轼醒来,惊奇地发现自己还躺在竹荫之下,更奇怪的是,困扰数月的眼疾并疮疖一概都不见了,浑身上下轻松自在。苏轼忙起身寻找,随身还有和尚送的两块发饼,再食之,香甜可口,却精神百倍。远眺那禅院,却已不见。苏轼向路人打听,得知四祖寺远在破额山中,他暗忖:昨夜,原来是四祖前来点化自己呀!他放眼四顾,只见这蜈蚣岭北靠群山,南临碧水一湾,山脊婉延绵长,形似蜈蚣百足百结,他内心暗叹道:此乃风水宝地也,与家乡眉山有异曲同工之妙,难怪到这里有亲切归家之感。自此,苏轼对佛法更为叹服,潜心将释、道、儒三教思想以一贯之。对和尚赠送的发饼,回家寻得那糕饼铺子,细细照样做了,黄州城里人尝到此饼香甜醇糯,莫不交口称赞,四祖法赐的广济发饼,一时在鄂东地界都流传开来。自此,大家都称发饼为法饼。五十余年后,苏轼之孙苏符途经青蒿,在此病逝,其子守孝三年,落户于青蒿,既得益于四祖点化,苏轼与青蒿的一夜之缘,也结缘于广济法饼,道法无边,生生不息,瓜瓞绵长,因此遗脉在广济,香火传承千年。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
作者 市人社局

来源:广济文化

武穴网整编于网络,侵权联系删除。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
""